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和神經核團毀損術是目前治療運動障礙性疾病的主要外科手術方法[1]。既往研究顯示,神經核團毀損術治療運動障礙性疾病有效,但隨著疾病進展,部分患者可因癥狀復發甚至加重而需接受進一步治療[2]。與神經核團毀損術相比,腦深部電刺激術具有手術損傷可逆、電極參數可調節等優點[1?2],已逐漸成為神經核團毀損術后癥狀復發患者外科治療的替代性選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共對9例蒼白球或丘腦毀損術后癥狀復發的帕金森病患者再次行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療效滿意,結果報告如下。


腦深部電刺激術患者晨起口服多巴絲肼250~500 mg,坐位、局部麻醉下安裝Leksell頭部立體定位儀(瑞典Elekta公司),采用德國Siemens公司生產的3.0T MRI掃描儀進行FLAIR成像掃描。然后根據MRI數據進行傳統手工靶點計算,同時導入Leksell SurgiPlan手術計劃系統(瑞典Elekta公司),計算靶點、規劃穿刺路徑,以減少MRI圖像偏倚和人工誤差,丘腦底核(STN)坐標參照前連合?后連合(AC?PC)、雙側中腦紅核前緣切線與丘腦底核。保持顱骨骨孔位于術野最高點,以減少腦嵴液流失。于局部麻醉下雙側顱骨鉆孔,采用Leadpoint單通道微電極記錄丘腦底核放電情況。測試微電極阻抗,將其置于距丘腦底核預定靶點之上10 mm,通過微推進器向靶點推進,每推進0.50 mm記錄一次,直至到達預定靶點;測試微電極電生理數據使其與丘腦底核電信號特征相符、記錄電極長度位于核團內>4.50 mm,拔出微電極,植入腦深部電刺激電極[美國Medtronic公司3389s型(2例)、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L301型(7例)]、連接臨時脈沖發生器測試阻抗及不良作用反應閾值,確認電極位置理想,予以固定。全身麻醉下于胸前皮下脂肪層植入脈沖發生器[美國Medtronic公司(2例)、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7例)],避開腦溝、腦室,沿腦回進行,嚴格無菌操作,以減少術后出血、梗死及感染等并發癥。于腦深部電刺激脈沖發生器植入后4周開機刺激,至少持續3個月,本組9例患者腦深部電刺激術所用儀器型號、靶點、坐標、刺激參數等詳見表2。

表1 9例行腦深部電刺激術的帕金森病患者臨床資料


療效評價


分別于術前和術后3個月隨訪時對患者UPDRS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進行評價。(1)UPDRS評分:用于評價患者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總評分共199分,分值越高、帕金森病癥狀越嚴重。(2)ADL評分:用于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100分為生活能夠自理,60~99分為生活基本自理,<60分為生活需要協助或依賴他人,評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好。(3)手術安全性:主要觀察術中是否出現言語障礙、眼球活動障礙、偏癱等,麻醉蘇醒后肢體活動情況、有無顱內出血、梗死或癲發作等,隨訪期間有無癥狀復發、感染或死亡病例。